長時間低頭滑手機、久坐打電腦,肩膀總是悶悶的、卡卡的?
這些不是老化,而是身體結構長期受壓後出現的「滑動空間受限」。
我們不靠蠻力,也不追求一時的痛快,而是透過徒手結構技術+筋膜滑動引導,幫助你一層層鬆開肩頸緊繃與卡點。
肩膀常感到緊繃、沉重、抬手不順
頭容易悶脹、肩頸痠累、姿勢難維持
睡醒覺得肩頸更卡、更難轉頭
工作久坐後容易覺得「一整塊都黏住了」
🎯 筋膜滑動技術:釋放卡點,恢復結構活動度
✋ 撥經+穩壓法:溫潤且有效引導肌筋膜鬆開
🌀 三維結構空間調整:考慮筋膜、血流、神經滑動的協調
這不是按摩,也不是推拿
讓你身體願意鬆開,而不是硬撐過去。過程中,你會感受到由淺入深的釋放,卡點像慢慢被「梳開」,不再悶堵。
結束後,常見的回饋是:
「肩膀整個沉下來了,頭也變輕了。」
A:不會讓你忍痛。
我們使用的是溫和但深入的徒手技術,透過層層引導與穩壓滑動,讓身體自然放鬆,不會讓你撐過過度疼痛。
許多人描述:「過程中會感覺到卡的地方被一層層鬆開,但不是那種會讓人皺眉的痛」。
A:我們不是在「按」,而是在「鬆開」卡點。
按摩比較著重在表層肌肉的放鬆,而我們著重在筋膜滑動空間與結構層次的調理,
透過分筋、滑動引導與穩壓技巧,協助釋放身體的深層卡點與緊繃。
A:多數人第一次就能感受到鬆開的變化。
不過,肩頸緊繃往往來自長期累積的壓力與姿勢習慣,
若希望維持較好的滑順感與活動度,會根據你的生活型態建議調理頻率,不會強迫回訪。
A:我們不進行醫療診斷或治療行為。
如果你已經有醫師診斷或特殊醫療狀況,建議先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徒手調理。
我們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希望放鬆肩頸緊繃、提升活動滑順感的一般族群。
A:常見的「卡」,是筋膜或肌肉長期姿勢固定導致的滑動受限。
長時間用電腦、滑手機、騎車或久坐,容易讓肌筋膜「貼黏」或限制活動空間,
身體就會出現舉手不順、轉頭卡卡、甚至頭悶悶的狀況。
透過結構性徒手調理,讓你感覺肩膀變輕、動作更順。
A:非常常見,也很合理,但不能忽視。
久坐會讓肩頸處於「微用力」與低活動的狀態,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緊繃與卡點,
這不是老化,是身體在提醒你:需要重新恢復滑動與彈性。
我們的調理這些卡點一層層釋放,讓身體慢慢鬆開。
A: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會造成筋膜滑動受限,導致卡點與緊繃。
像是握方向盤、固定雙手姿勢、身體前傾等長時間累積,
會讓肩頸結構處於緊張與滑動受限狀態,動作變得卡、慢、甚至影響反應。
我們會針對肩頸上背結構一層層調理,讓你回到該有的滑順與彈性狀態。
肌核空間|北屯專業徒手團隊
首次體驗價:30 分鐘 500 元(限首次)
時間選項: 30/60 / 90 分鐘可選
地點:肌核空間(台中市北屯區中平路579巷6號)
預約電話:0921-360-565
我們不是在「按肩膀」,
我們在協助你的肩頸重新恢復滑動與彈性。
如果你正在找:
肩膀卡卡怎麼辦
台中肩頸放鬆推薦
撥經肩膀痠緊體驗
那我們很歡迎你來感受真正技術導向的徒手調理。